李宗玥老师自然拼读系统课程,点击图片即可查看~或点击本段文字~
本视频文字整理稿现已在下方开放给想尽快get李宗玥老师答疑的老师们!
视频中李宗玥老师仍然非常活泼可爱,激情满满地针对自然拼读最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视频比文稿风味更足哦!
Q:我们知道第二期的手把手教你自然拼读的训练营即将开始,那么我想请问一下李老师这一期的集训营和上一期的集训营有什么不同呢?
李宗玥老师:这一期的自然拼读基本上是针对“0”到“1”,即可能之前听过或教过自然拼读,但是对完整的系统不是非常了解的老师。例如很多老师在上一期课程重会疑惑运用动作进行26个字母教学的目的。比如,我们通过拍手和动作来教学“AAA ”,而这样做是因为 这两个音很容易混淆,所以你要通过动作让孩子们把嘴巴拉到正确的位置的方式让他们正确发音。因此这一期的课程会涉及很多细节的内容,会一步步剖析,再运用韵律、歌曲、活动把每一个细节的地方教给大家。
对于一个完整的系统,老师们对语法的教学系统一定很清晰,从be动词到普通动词到进行式到过去式到完成式。但是很多老师对于自然拼读的教学系统并不完全清晰,对于自然拼读在每个阶段需要具备的能力了解不深。我希望通过这一期课程,让老师们能够掌握自然拼读的完整系统,能够有底气的轻松驾驭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套教材。
Q:李老师能不能给我们详细的解答一下自然拼读到底分为几个阶段?
李宗玥老师:我们把自然拼读分为四个阶段的能力。不同的出版社会把这几种能力编汇到数量不同的教材中。在学习这一期课程后,老师们会明了这四个阶段所要掌握的能力,也能清楚知道手中的教材是否完全涵盖整个自然拼读的系统,轻松驾驭每一本教材。
四个阶段的具体能力
第一阶段:26个字母和short vowels(即“a,e,i,o,u”)。它是VC或是CVC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会产生怎样的问题,我都会在课程中详细说明;
第二阶段: blends和diphthong。在本期课程中会教授blends的具体问题,包括二音blends、三音blends的具体发音以及其如何与VC 和CVC进行对套。
第三阶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诸如长元音的问题,比如说“a”+“e”;“cut”变成“cute”或“kit”变成“Kat”又变成“kitten”两个音节需分半等的教学方法与措施。
第四阶段:一些特殊的发音。这些发音是不规则的,但它又属于所谓的次规则,它不落入在80%的主规则而是落入在20%的次规则中。比如 “ow”,它既可以念“ ”也可以念 “ ”,我们需要去通过相应的方法避免孩子就此产生的困扰。
我希望在大家学完这四个阶段之后,能够像清楚语法教学系统一样清楚自然拼读每一阶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Q:请问什么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拼读系统呢?
李宗玥老师:比较完整的自然拼读系统就是我刚刚讲的这些能力。老师们在掌握四个阶段所需的能力后就会明白学完整个自然拼读系统后,不仅是学到了26个字母的教学方法,也能掌握 “a,e,i,o,u”搭配“y”和“w”时的结构;当碰到20%的次规则时能清楚掌握这些声音的规则;能轻松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这是我们第二期手把手集训的重要内容。
Q:为什么有的人念自然拼读的念法不一样,比如说“l”这个音到底应该怎么发才是正确的?
李宗玥老师:我们在考虑不同的情况下的发音方式时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心智发展年龄,3岁孩子的发音能力显然和五年级孩子的发音能力是不同的。当孩子的发音器官还没有发育完整时,他对于某一些音是无法掌握的。而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该如何不同的教发音,如何因时因人制宜,也是我们在第二期所要着重讲解的问题。
Q:学习自然拼读是否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知识,特别是需要口语词汇的积累呢?
李宗玥老师:总体上,大环境一定会有一定影响,这是一个我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但是我们同样在一个大环境中,学生的成绩也会产生差异。但我们一定比优。我们要分析即便在相同的大环境下,即便在不是母语的状况下,即便在课时短学生多的情况下一些学生仍然有非常优异的表现的原因。
虽然在大环境下我们没有足够的口语积累,但是我们可以有足够的兴趣的激发,我们可以有足够的习惯的养成。举例而言,我认同公立老师对于他们没有单独的时间去教自然拼读的观点,但是我会反问他们在教单词时运用的教学方式。以往的教学方法可能是直接将单词拆成字母,例如“book” “b-o-o-k”,但是用自然拼读法教学时就会换一个方式,“book”“b- -k” “b- oo- k”-“book”。
同时掌握自然拼读教学法的老师会在他传统的教材里体现自然拼读的教学方法,并用相应的方法教阅读。很多老师在教课文时,第一部分一定会教会话,而后单词,然后语法和句型,而后歌曲,而自然拼读占的部分很小,导致没有时间教阅读。但是具有技巧的老师教阅读时,会把前几节课的单词和句型组织起来变成小故事或者小韵文,但这是我们下期的课程内容。
Q:如何解决课时不足,没有专门自然拼读课程的设置而使拼读教学在中小学课堂中落地?
李宗玥老师:每次老师问我这个问题的时,我通常都会反问老师是否在课堂上玩游戏,是否做课堂活动设计。99%的老师在做课堂设计的时候会把一些活动和游戏加入课堂。但是我们检测老师在每一堂课花在游戏的时间大概在五分钟到八分钟,而采取的游戏通常是效率输出不高的游戏。我们自然拼读的活动设计应该规划成大多数学生能够共同参与其中的。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就是在教自然拼读,在“玩”自然拼读,同时能够奠定和加强学生阅读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方式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圈画等多样和有趣的教学形式和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兴趣。
@问题一:在课时不足、没有专门设置自然拼读课程的形势下,自然拼读教学如何在中小学课堂中落地实行?
李宗玥:绝大多数老师都会在课堂设计中加入课堂互动或游戏。然而,调查发现:老师在每一堂课上花在游戏上的时间约5-8分钟,游戏内容通常是一些输出效率不高的游戏,因此我们将把自然拼读的活动设计定位在大多数学生能够共同参与进来的课堂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老师教自然拼读,学生玩自然拼读,活动的同时获得良好的阅读基础。
在带领学生念课文时,我们不能照本宣科、逐字逐句地念课文,老师可以提问或发出一些指令,举例说“how many /b//b//b/? Circle the /b//b//b/.”要求把课文中所有发/b/音的画圈,这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复习了自然拼读规则,学生不容易开小差。
@问题二:在课本中没有系统拼读活动设计的情况下,如何使自然拼读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地实践?
李宗玥: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就像一个医生,他会“诊断”一堂课男女学生比例不同,设计的课堂互动就要调整;他知道一线城市跟四线城市的学生的课堂互动有差异,每个班的学生表现也有不同。好老师也像好厨师,好厨师是知道不同地域的人的口味差异的,好老师在真正理解自然拼读系统后,会根据班级的不同、学生的不同调整教学进度,不会因学生的差异而慌乱无章。当然遇到的学生不同会挑战老师在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实践结果会有不同的反馈与修正。
@问题三:我们传统教育接触的都是音标,很多老师没学过自然拼读,请问自然拼读与国际音标的区别有哪些呢?
李宗玥:其实这两种英语教学法殊途同归:我们希望孩子有阅读的能力、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词汇不断累积且不会遗忘。这两种教学法就像摆在英语学习者面前的两条路:一条康庄大道、一条弯曲的山路。康庄大道从来没走过,我们一直走的是弯曲的山路,弯曲的山路走起来很辛苦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现代孩子不太能吃苦,我们选择“鞭打孩子,让孩子吃苦”走弯曲山路还是换一种方式走康庄大道呢?我相信老师都会选康庄大道,我们要的是孩子们都不会掉队,能够一起走到终点。
我现在所负责的就是带领大家认识并熟悉康庄大道。很多老师不清楚自己在哪条道上,很多老师对陌生的康庄大道怀有畏惧心理,还没出发就提出很多疑虑,我要告诉老师的是:康庄大道我走了千遍,请相信我,我是一个很好的导游,不要害怕,跟着我走。跟我走一遍,我会告诉你“用26个字母就可以把音标(不管是41个音标、43个音标还是46个音标的符号)讲完”,让孩子摆脱除了26个字母(大小写一共52个)之外,还要学41个音标或46个音标符号的那种痛苦。我带领老师们重新走一遍康庄大道,这是第二期自然拼读课程的目的。
主持人:其实在第一期课程中,有近400名老师和您一起走这条康庄大道,从每天的笔记可以看出,老师们确实觉得自然拼读挺有效果的。
李宗玥:是的,我们都看了老师的笔记、作业还有课堂上的分享,我们都非常感动,我觉得老师比我更认真勤勉,所以第二期课程我会更加努力、多做一些功课,跟我的团队用最好最简单的方式帮助老师掌握自然拼读的系统与概念。
@问题四:对于大陆地区的孩子们,一年级左右学习汉语拼音,如果在这个时候学习自然拼读的话,大部分孩子会出现汉语拼音和自然拼读混淆的状况,有什么办法规避这个问题吗?
李宗玥:这是另外一个学习的迷思:无法规避这个状况。打个比方,我们大家都习惯使用右手,当我们经过训练习惯了左手之后会发现左右手可以同时使用,所以重点不在于最初的混淆过程,而在于过程之后的结果。当我们希冀最终可以收获的成果,我们就会尽力帮助学生渡过这个混淆期,所以自然拼读跟汉语拼音的混淆是一定存在的,重点是怎么过渡的问题,我的责任在于告诉老师过渡完的目的是什么,帮助老师过渡好。
另外,所有孩子中文跟英文混淆的地方,它的意义绝对不会混淆。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希望把英文说得跟中文一样好,其实第二语言跟母语永远是两个轨道。即便是同步翻译,也永远是两个轨道,只不过这两个轨道之间转换得快与慢、高级或不高级罢了,要把两个轨道合并成一个轨道是不可能的。比如我们写论文时,通常先用中文思考一遍,之后套换英文,套换得快不快、有没有障碍,这才是我们中国人在学英语时真正面临的问题。所以自然拼读跟汉语拼音一定会有混淆,可是一旦渡过了混淆期,这两个轨道使用起来就绝对没有问题。
从小学英语的“利”远远大于“弊”,这一点是经过科学证明的,科学家发现:六岁以前的孩子就能够分辨r & l的声音,但一个从没听过r & l声音差别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分辨不出red & led。由此看出从六岁以后才开始学英语有点晚,趁着孩子还小就把一些学英语的困难克服了,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问题五: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很大,从头开始学习自然拼读的话,从教师的角度,感觉又给孩子增加了一些学习内容,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规避这个问题?
李宗玥:其实教师看待英语学习的态度必然会感染孩子。举个例子:如果你眼里都是垃圾,孩子看着也觉得都是垃圾;如果你看到的都是压力,孩子看到的也都是压力。在开始教儿童美语后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东西都会思考是否可以当教具。老师如果想在课堂中引入阅读,什么时候都可以见缝插针,我在进教室的时候常常会拿一本绘本将其放在黑板上,我按照平常的进度上课,在需要奖励孩子时我会给孩子讲一页绘本作为奖励,讲完后又关起来,继续上课,告诉孩子想要看更多绘本故事,就要认真听课,所以每五分钟我对孩子的奖励就是讲一页绘本。这就是老师怎样看待阅读、怎样见缝插针的一个示范,将阅读作为额外奖励,同样时间内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非常期待您的第二期手把手集训营。
李宗玥:非常感谢老师们在第一期课程中给予我们这么多感动,明师跟ATM只做一件事,就是把真心关怀教育、对教育有热情有梦想的老师们聚集在一起。
Crazy teachers,the ones that believe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usually do.
相信自己会改变世界的老师们,期待我们在明师的频道上第二次相见!
北京版三下U6 Get to Know My Week (A Happy Space Week)
0.00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评价设计
0.00
基于英语听说测评系统的评价应用研究
0.00
课堂评价中的问题链与表现性任务设计
0.00
人教版三下U3 Learning Better Lesson 3
0.00
外研版三下U2 Know Your Body-Start up (A Snowy Day)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