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科院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研究所原副所长刘旭首先带来主题讲座:《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学生国际理解素养》。
刘老师表示:“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语言工具,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使命。我们的学生今后在国际上在世界上去交流沟通、去胜任工作,需要有一个灵魂,那就是中国人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他国文化,热爱并传播本土文化。”
刘老师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学校和教师应当结合所在地区的特点,充分利用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相关的社区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甚至旅游资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国际理解教育不同的内容。” 刘老师认为:“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路径包括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学科渗透国际理解教育,以及国际理解教育研学活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是最适合开发的校本课程之一,因为国际理解教育寓于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文化自信的多重提升。”
北京版三下U6 Get to Know My Week (A Happy Space Week)
0.00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评价设计
0.00
基于英语听说测评系统的评价应用研究
0.00
课堂评价中的问题链与表现性任务设计
0.00
人教版三下U3 Learning Better Lesson 3
0.00
外研版三下U2 Know Your Body-Start up (A Snowy Day)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