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朱晓燕
朱晓燕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香港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外语教师教育、外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专家委员会成员。
从事职前外语教师培养和在职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将近30年,负责主讲“外语教学法”、“英语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英语新课标解读”、“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课题研究方法和教研论文写作”等课程,长期参与全国各地国培、省培和各级各类英语在职骨干教师培训。
出版十多部著作如《大学、中学合作开展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2014);《外语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2013);《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使用》(2011);《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初中英语》(2007);《中学英语单元课型教学行动研究》(2007);《中学英语新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2004);《英语教学技能训练》(1995)等。以及三十多篇学术论文如2015年“外语教师运用PCK框架提升其教学专业性的行动研究”、2017年 “论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核心能力的知识基础”等。近年参与国家课题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国家一般课题“PISA视角下中国经济发达区域的中学生发展基础素养状况级提升路径研究”(2017-2018)、 国家教育部课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义务教育英语学科教学项目”(2015-2018)等。
【讲座精华】
外语老师要从以往侧重模仿他人的教学行为的教书匠,日益转化为关注行为依据的专业人士,要从简单的效仿“what they do”转变成思考“why they do”。以前很多其他行业的人瞧不起老师,认为老师这个职业没什么含金量,就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英语老师只要会ABC就会教。现在老师这个职业和医生、律师、建筑师、工程师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一样,有职业专门的专业知识,而且是不可替代的知识。
提升老师的专业地位、技术含量、不可替代性的核心基础体现在哪?从行为上可以关注到的是怎么备课、怎么写教案、怎么授课、怎么提问、怎么示范,怎么出试卷等等这些可以观察到的教学行为。为什么这样设计这堂课?教阅读或者教句型、语法,怎么设计一定有据可依,这个依据不是看公开课单纯地模仿别人,也不仅仅仅是依靠教材,它是很多因素的集成体,既有课程的指引,也有根据班上学习能力水平的综合考量。换句话说,制定课程目标的过程是有依据的,这就是专业行为。
【专家风采】
【现场评价】
北京版三下U6 Get to Know My Week (A Happy Space Week)
0.00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评价设计
0.00
基于英语听说测评系统的评价应用研究
0.00
课堂评价中的问题链与表现性任务设计
0.00
人教版三下U3 Learning Better Lesson 3
0.00
外研版三下U2 Know Your Body-Start up (A Snowy Day)
0.00